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帷幕之后,偶尔上演着这样一些有违商业伦理的剧幕:企业所有者或最高管理者,将其婚外关系中的女性伴侣(通常被称为“情妇”)公然安置于公司内部,并授予其关键的高管职位。这一行为,表面上是对“亲信”的提拔,实则是权力、情感与认知扭曲交织下的复杂心理现象。
一、权力意志的终极展演:将私域占有转化为公域支配
对于这类老板而言,企业不仅是创造利润的机器,更是其个人权力的绝对封地。将情妇安置于高管位置,是其权力意志最为赤裸和直接的表达。
所有权的宣示:这一行为在本质上,是将一种私密的、隐晦的两性关系,通过公开的、制度化的形式进行确认和固化。它仿佛在向整个组织无声地宣告:“看,我的意志就是这里的最高法则。我不必在意任何规则,我的私人领地可以毫无边界地延伸至我的商业王国。”这是一种将人“物化”并进行“领地标记”的行为,通过赋予职位,他将一段原本处于地下状态的关系,提升为自己权力图谱中的一个公开坐标。
控制欲的极致满足:将情人置于麾下,意味着可以实现全天候、全方位的控制。他不仅掌控着她的情感与身体,更通过职场层级关系,牢牢掌控着她的职业命运、经济来源与社会身份。这种从私生活到职业生涯的全面掌控,能带给一种“上帝般”的全能感,极大地满足其内心深处对绝对控制的渴求。
二、认知失调的巧妙“合理化”:构建一个自我欺骗的叙事
人总有为自己行为寻找正当理由的心理倾向。当行为与道德、理性发生冲突时,内心会产生认知失调。为了消除这种不适,老板们会构建一套精密的自我欺骗叙事。
“能力”的迷思:他会在内心极力夸大情妇的才能,哪怕她资质平平。他会不断告诉自己乃至他人:“她非常有能力,这个职位非她莫属。”这是一种典型的“合理化”心理防御机制。通过将不正当的安置转化为对“人才”的“破格重用”,他成功地将不道德的交易粉饰成英明的决策,从而维持自我价值的良好感觉。
“安全”的幻象:在他看来,将情人放在身边,是确保关系保密性与忠诚度的“最安全”方式。他认为,在自己眼皮底下,既能防止她因空闲或不满而生变,又能杜绝她与其他潜在竞争者接触。同时,让她深度卷入公司核心事务,也形成了一种利益捆绑与相互挟制,增加了她脱离关系的成本。这种安排,源于其内心深处对失控的巨大恐惧,他试图用一个看似牢靠的“金丝笼”,来换取内心的安全感。
三、帝王幻梦与情感投射:企业作为个人化的王国
许多白手起家的老板,在其商业帝国中,潜移默化地滋生着一种“帝王心态”。公司将不再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组织,而退化为其个人的“封地”或“行宫”。
“后宫干政”的现代翻版:在这种心态驱使下,公司内部的正常职权体系被视作“朝堂”,而私人情感关系则如同“后宫”。将情妇提拔为高管,无异于打破了“前朝”与“后宫”的界限,是现代企业治理外壳下,一种极为原始的“家天下”思维作祟。他享受这种混淆公私、乾坤独断的快感,这让他感觉自己不是一位受约束的CEO,而是一位可以为所欲为的“君主”。
情感真空的填补:许多这样的老板,其婚姻往往是功能性的(基于利益、传统或习惯),而非情感性的。他们在情感上存在巨大的真空。情妇在初期,往往扮演了灵魂伴侣与情感慰藉者的角色。授予其高职,一方面是对这种情感价值的一种超额回报,试图用权力和地位来“购买”和“锁死”这份情感;另一方面,也是希望她不仅能抚慰私人的寂寞,更能成为其商业帝国中的“精神伴侣”,共同分享权力的荣光。
